課程游戲化是踐行科學理念的質量提升工程,但在實踐中,教師也常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對此,我們必須切實加以解決,課程改革不能跑偏了。
一、創設環境到底為了什么?
隨著課程游戲化改革的推進,有些幼兒園雖然不是項目園,也在學習一些改革做法,如改造室內外環境,重視資源的利用,但對于為什么要這樣改、這樣改是否適宜,卻說不清楚。其實,以兒童發展為核心的理念,是課程游戲化繞不開的坎。課程游戲化不只是關注班上有沒有區域,場地有沒有活動,課程資源有沒有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只是課程游戲化的外在條件。課程游戲化項目的推進,首先需要觀念的轉變,要有目標意識,項目的目標不只是環境改造,更核心的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下文簡稱《指南》)的落實和兒童的發展。站在這個高度上,我們才能去檢驗和衡量自己的課程改革是否到位,環境創設是否到位,活動組織是否到位。
不能為了環境而去創設環境,考慮了兒童需要和興趣的環境就不會百園一面,就能融入當地的條件和資源,就能落實《指南》的理念和目標。觀念的轉變有一個過程,有些幼兒園跟著別的幼兒園改造了環境,雖然觀念上沒有完全轉化,但從孩子的活動和精神面貌上看到了課程游戲化帶來的改變,我們期待老師們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課程游戲化的認識。
二、老師沒講就是兒童沒學?
一些幼兒園雖然在倡導課程游戲化,但是教師卻仍然放不下講解和說理,經常不恰當地介入干擾孩子的游戲,唯恐孩子不會,原因何在?
兒童的發展是衡量課程游戲化的根本,兒童的發展源于兒童的學習。教師的核心作用就在于此,講解不是幼兒園教師最主要的工作。兒童的學習不是單純的端坐靜聽,而是動用多種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和專注,是探索、體驗、交往和表現,是做事。只有了解兒童的學習,理解兒童的學習,才可能支持、引導和激發兒童的學習,才可能不斷為兒童的學習創造條件。幼兒園教師的備課不是寫講稿,而是根據兒童的需要、興趣和活動的實際,制訂行動方案,引發兒童深入探究、交往和表現,并為兒童的活動準備相應的時間、空間和物質條件。
在現實的實踐過程中,總有那么一些老師太熱衷于講解和說理。
在我看來,老師對兒童的打擾沒有停歇過。老師沒有靜下心來好好觀察,過于“勤勞”的老師總是不習慣停下指導的話語,就是沒有形成觀察的習慣。
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老師所持的兒童學習觀的問題,老師總是認為兒童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講解,老師沒講就是兒童沒學。
其實,教師的意圖經常蘊含在環境、材料和活動里,我們應該多花點時間去觀察兒童的行為,兒童有很多令我們驚訝和贊嘆的表現,兒童有很多創造性的舉動和智慧。
當然,兒童做事了,不等于他們學習了,要關注兒童的投入度,關注他們所面臨的新問題,關注活動的挑戰性,關注材料的層次性,要讓兒童不斷深入持續地活動,并不斷獲得新經驗。
三、如何遠離無病呻吟的研究?
課程游戲化推進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問題,很多老師也漸漸有了研究意識,但又常常苦于找不到研究課題,出現這種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課程游戲化項目推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一個系統研究的過程。
我手上收集了一大堆幼兒園的研究課題,實事求是地說,有不少課題真看不出問題意識到底在哪里?到底研究了什么?研究結題了,問題解決了嗎?
有些幼兒園為了找到一個可以申報的課題費盡心思,但對身邊的問題熟視無睹,這主要就是缺乏問題意識。幼兒園主要是課程和教學的研究,是老師們面臨現實問題的研究。
A:有一個幼兒園收集了很多課程資源,發霉了,就以此為例說課程資源不要提前準備,隨要隨找。
B:另一個幼兒園課程資源室不斷充實,兒童的活動不斷豐富,教師、家長也對兒童的活動充滿了興趣。
這所幼兒園逐漸形成了課程資源的收集、分類、儲存、使用和添補的相應制度,有兩位教師志愿參與管理。就是研究精神,如何收集、分類、儲存、使用、添補,就是老師們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大家研究了,形成了認可的制度,資源室就可能得到發展,就可能產生應有的成效。
其實,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還有很多。如:每一個區域的材料如何分層?基本材料、輔助材料和工具性材料如何有機結合?兒童在造船,越造越大,搬到了場地上,興趣與日俱增,天天要去改進和完善,怎么辦?這些問題都要在研究的過程中形成適宜的應對策略。
四、如何發揮觀察記錄的實效?
很多老師明白要觀察兒童,也記錄了一些兒童活動過程,但在具體設計課程方案時,常常一頭霧水,隨意性大,老師們該怎么把握課程的適宜性?
課程游戲化過程就是課程改革的過程,也是不斷提升課程適宜性的過程。
幼兒園課程的適宜性首先要適宜于兒童,適宜于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適宜于兒童的生活環境,適宜于兒童所處的特定文化。
課程游戲化的著眼點就是兒童,因此,研究適宜性首先要研究兒童。
觀察記錄。
老師們不需要去記錄自己毫無興趣,只是為了給別人看的觀察記錄,更不需要去書寫自己毫無興趣的千篇一律的用于上交的所謂教育筆記。
如果你班上的兒童沒有什么值得你關注和注意的,沒有什么值得你去記錄的,問題一定在你,而不在兒童。
檔案閱讀。
要深入閱讀課程檔案,閱讀照片、錄像和教師的各類記錄,它們是教育智慧的源泉。檔案不是用來擺放的,而是用來閱讀的,在閱讀過程中,發現和分析問題,形成對策,創新策略和路徑。
參考方案。
對于大部分幼兒園來說,沒有依靠自己完整構建幼兒園課程的能力,我們可以一面參考別人的方案,一面在實踐中改造,逐步放棄不適合自己幼兒園的課程內容和活動形式,逐步增加適合自己幼兒園實際的、以課程游戲化理念為支撐的課程內容和形式。幼兒園要不斷持續地努力,逐步把買來的課程方案這個拐棍甩掉,形成真正適合本園兒童的課程體系。
希望在課程游戲化的過程中,通過研究和實踐,逐步實現課程的適宜性,更好地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
最后和大家分享課程游戲化過程中出現的幾個誤區:
首先,相比于外顯的課程游戲化的環境,教師對課程游戲化的理解更為重要,因為這是心理環境比物質環境更重要。
在理解了什么是游戲,什么是課程,什么是課程游戲化之后,我們再來討論如何創設游戲區域、如何投放材料,通過提供更好的外在游戲環境支持課程游戲化順利實施。
其次,課程游戲化的核心點在于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
幼兒通過游戲來進行學習,不是教師的講解而是兒童自己的動手操作,在直觀感受、親身體驗中獲得某種經驗。
當我們的園長老師理解了這一點,就不會在課程游戲化的進程中“過度”的引導和支持,允許兒童探究,允許兒童犯錯、嘗試,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培養兒童的好奇心,創造力。
最后,課程游戲化推進過程中需要教師學會觀察。
觀察什么,為誰而觀察是很重要的思考問題。我們的老師不是為了應付檢查而去觀察,也不是為了拼湊教育隨筆而點狀的觀察兒童。
教師需要基于孩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基于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新的生成點而進行觀察、分析,以及隨之而來的有效支持。
這是課程游戲化體現教師專業性,要求教師專業水平的地方,即基于兒童視角觀察兒童,反思課程游戲化,充分尊重兒童學習方式,并以此作為教師下一步教育教學活動組織實施的依據。
來源:虞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