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食育課程具有完整的價值和目標體系,其內部具有鮮明的結構和層次。幼兒園食育課程 價值目標的實現要以幼兒的經驗水平為基礎,遵循幼兒的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以適合幼兒的方式來建構課程內容體系,讓幼兒獲得層次性的發(fā)展。
一、以食物的本體知識為基礎,強化幼兒對食物及其制作和食用方法的認知
食物是開展食育活動的載體和中介,幼兒園食育課程也必須以建構幼兒對食物知識的認知為基 礎,并指向相關技能的培養(yǎng)0即第一,食物本體知識體系的建構。所謂食物本體知識是指關于食物的 種類、特征、功能等方面的知識,它是建構和發(fā)展幼兒經驗的內容來源。在食物本體知識體系的建構 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向幼兒呈現不同種類的食物,并通過組織分類來引導幼兒有效 認識食物的形狀、顏色、味道、功能等特性。第二,進食方法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進食能力以及健 康的飲食方式是食育課程的幣:要內容,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幼兒正確地使用進餐工具、掌握進餐時間 以及正確的飲食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導幼兒區(qū)分食物是否健康,并能夠根據經驗以及食物的外觀或 者包裝鑒別食物的安全性“第三,食物制作能力的培養(yǎng),食育課程要進一步強調幼兒食物制作能力的 培養(yǎng),引導幼兒掌握食物的簡單制作方法“此時.教師既要傳授幼兒制作食物的基本方法,也要引導 幼兒了解不同食材可能的烹制方法。
二、拓展食物的知識鏈條,將關于食物的生長知識納入食育課程內容范疇
陳鶴琴的“活教育”理論主張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成人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我實踐的生活場, 讓幼兒在與自然、社會的直接接觸中獲得經驗的發(fā)展。幼兒園食育并非只是對食物的靜態(tài)認知,事實上,一切發(fā)端于自然界的食物都有其自身的生長規(guī)律,而這一規(guī)律又與自然規(guī)律有著密切的關聯。幼 兒園食育課程應該從食物的本體性知識拓展到食物產生和生K的過程,并將這一過程與自然環(huán)境和 自然規(guī)律聯系起來,讓幼兒進一步認識時間和四季,以及由此演變而來的節(jié)氣和節(jié)日。
三、從食物延展到文化,將飲食文化納入食育課程內容體系
幼兒園食育活動肩負著幣:要的文化傳播和傳承職能。食物不僅可以滿足個體的生存需要,同時 也承載著人類的思想和情感。在現實生活中,一種食物就可能代表著一種文化模式或者文明的傳承。回 例如,元宵節(jié)食用元宵、清明節(jié)食用青團、端午節(jié)食用粽子、中秋節(jié)食用月餅等就是用食物來表達思 想和情感的典型,元宵、青團等食物本身便成了一種文化符號,在千百年的傳承中不斷得到繼承和創(chuàng) 新。幼兒園食育要從物質形態(tài)的食物延展到文化形態(tài)的食物,將與食物有關的文化形態(tài)納入食育課 程內容體系范疇C除此之外,幼兒園食育課程還應關注飲食禮儀,將飲食禮儀的有關內容納入食育課 程體系,使幼兒更為全面和深刻地理解食物所蘊含的社會功能與價值。
來源:學前教育研究 寧波市東錢湖鎮(zhèn)中心幼兒園 王穎嫣